項目介紹
一、地理區位
項目地位于信陽市浉河區雙井街道辦事處的何寨村,占地面積約10000畝,位于淮河河畔,距離市區15公里,項目地有錯落、池塘、田地、林地、丘陵地等資源,資源組合性較
好。
地脈分析:規劃區地處中國的南北中心,臨淮河、靠大別山,在中國傳統地理風水格局中處于上風上水之地,宜居宜游。
文脈分析:規劃區既有中原文化的大氣磅礴,亦有楚淮文化的瑰麗奇美,還有紅色文化的宏偉壯觀,具有聚集人氣的文化條件。
二、規劃對象及規劃范圍
規劃對象:何寨現代生態農業園旅游開發項目,位于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雙井辦事處何寨村。
規劃范圍:包括何寨村及其周邊地區,規劃輻射范圍土地面積約15000畝,以及河道面積共40000畝。
三、資源評價
氣候獨特生態優良:利于休閑、養生、農業、造景,具備發展田園綜合體的較好自然條件。
村莊古樸文化深厚:有形文化+無形文化,古村落具備改造成高端度假鄉居的基本條件。
田地開闊水源豐富:易于發展規模性的現代農業、形成視覺沖擊力強的創意農業景觀、開展豐富的農事休閑體驗活動。
綜上所述:項目地資源組合性較好,但缺乏重量級旅游資源,旅游開發的關鍵在于創意。
四、總體定位
整合項目地農、林、田、宅、池塘等相關旅游資源,依托淮河河畔,以“鄉村+”為本項目核心發展理念,以鄉村旅游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鄉村休閑度假為品牌方向,以果蔬有機生產基地為補充,以“農旅雙鏈發展”為核心支撐,優化項目地資源配置,將項目地打造成集鄉村休閑娛樂、鄉村文化體驗、鄉村養老養生、果蔬加工種植、科普教育等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功能定位
本項目將充分依托信陽旅游大發展的良好態勢,結合項目地的水林、村落、農業資源,充分把握旅游發展大勢,打造復合農業旅游、文化休閑、養生度假、戶外運動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其功能定位為:
一環:
鄉村休閑體育環
一核:
景觀吸引核
一帶:
居住發展帶
一網:
社區配套網
五基地:
鄉村休閑基地
養生度假基地
文化體驗基地
農業種養基地
科普教育基地
形象定位
申林田居樂美農園
信陽古稱申城,同時也是楚國古城所在地,又取楚國春申君的申字,項目地有林地,寓意在申城的林地旁享受田園居所般生活。
"農園"是美麗鄉村,是原生鄉村生活的體驗樂園,這個樂園是"綠色、歡樂、浪漫、養生、動感"生活方式的體現,不僅是一種目標與追求,更是新常態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樂園。
發展目標
近中期(2016-2020)
河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
省級重點龍頭企業
綠色果蔬有機生產基地
鄉村素質拓展訓練基地
遠期(2016-2020)
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示范點
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
鄉村養老養生健康產業示范基地
全國知名的4A級鄉村旅游景區
五、空間布局
一心:
旅游綜合服務中心
一核:
景觀吸引核
一帶:
居住發展帶
一網:
社區配套網
二區:
休閑聚集區
農業生產區
項目舉例
1、景觀大門
大門整體設計緊扣主題,用"谷"字造型為設計元素,水稻秸稈做裝飾,配以石材浮雕,上石刻"躬耕淮野·歸園田居"突顯主題。
2、游客服務中心
將原有建筑進行改造,墻體外立面采用文化石材料粘貼而成,白柱涂仿木顏色涂料,材料及其色彩的選取追求與自然和諧,造型神秘而典雅。內部陳設包括展示臺,展示景區的平面圖、介紹旅游項目或活動;背景墻。
3、蝴蝶飛舞
充分利用種植好的各種鮮花,采用生物手段吸引成千上萬的蝴蝶前來采食花粉,打造淮若谷彩蝶飄飄、蝴蝶飛舞場景。讓游客在此不僅可以欣賞美艷的蝴蝶,還可以了解蝴蝶一生的生命歷程。
4、林水雙居
(1)淮水歸園
基本情況:周灣有130余戶人家的古民居,村莊三面環水,民居院落周多種植果木、花卉。
打造意向:中高端產品、輕奢產品
經營方式:銷售+出租
配套設施:
銷售類:同申林田居
經營權出租:無配套,作為創意空間由租客自由打造
住宿出租:常規家居設備
改造前:
改造后:
(2)申林田居
基本情況:羅莊有60余戶人家的古民居,周邊有樹林、池塘,院落藏在林間若隱若現,房前屋后有小面積的耕地,村莊外圍為稻田。
打造意向:高端產品
經營方式:院落式打包銷售
配套設施:常規家居設備、停車位、私家菜園(花園)等。
檔次定位:以住宿為核心體驗的高端度假產品,著力于品牌打造。
改造前:
改造后:
5、鄉村特色手工坊
體驗園東側的房屋,設計為創意工坊,開展各類手工體驗項目。例如五谷工坊磨豆漿、做豆腐,榨油坊學榨油,蛋糕工坊做蛋糕,陶藝工坊做陶瓷,花緣坊做紡織,食尚坊做美食等等。
6、馬術俱樂部
利用本地塊的植被和丘陵地形,建設服務都市人群的一處生態跑馬場,除了必要的配套設施,如馬廄、室內訓練場、室外訓練場、競賽場、馬匹調教圈外,還設置馬術俱樂部。除騎馬、賽馬等項目外,還可提供馬術表演、騎馬攝影、馬匹認養、射箭、摔跤等項目。同時,還可以開設燒烤區、休閑吧區等項目,滿足客人徹底休閑放松的需要。以此項目為依托,可以開展與馬術有關的節事、賽事活動,既聚集人氣,又作為重要的營銷手段。
7、竹文化主題公園
在現有的南坑竹海建以竹文化為主題的綜合公園。公園的規劃設計要在繼承古典園林優秀傳統的基礎上,達到民族化的園林藝術形式與現代游憩生活內容的統一。公園建筑設計突出竹文化主題,建筑裝修材料應用竹制品精心設計。公園設置景墻,墻上手繪傳統竹水墨畫。公園植物種植合理運用種種觀賞竹的形式美要素,充分考慮與山石、水體、建筑和其他植物的和諧統一。
8、農耕展覽體驗館
從民間收集傳統生產農具、日常生活用具等體現傳統農耕文明發展脈絡的舊物和文物,按照當地農民日常的生產、生活及吃、住、用為主要題材進行陳列展示,并增加二十四節氣與農耕互動的知識展覽。同時讓游客參與一些農耕活動,體驗傳統農耕文化。如設置獨輪車送公糧大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