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概況
1、區位條件
項目地位于甘肅省東部,陜甘寧三省的交界地帶;地處崇信縣中南部塬區黃花鄉,距縣城16千米,東鄰木林鄉,南依靈臺縣梁原鄉,西靠新窯鎮,北連錦屏鎮。面積92.692平方千米,轄8個行政村。
2、現狀條件
(1)地形地貌
黃花鄉以黃土地貌為主,總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塬面呈南北狹長而窄小,東北部崾峴溝壑多,土地侵蝕切割嚴重,平均海拔1300米。 而項目地占地約有200畝,以黃土地貌為主,溝壑較多,地形主要為梯田型,北高南低。
(2)資源條件
在項目地有約20孔閑置和廢棄坍塌的窯洞,部分可以經修復開發利用,建設成旅游服務、休閑餐飲或住宿設施。
二、總體定位
堅守生態和發展兩條底線,充分發揮農業種植、農業養殖等資源優勢,挖掘當地生態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內涵,以花海休閑觀光為開發重點, 以親子農業為特色支撐,面向區域市場乃至全國市場,整合項目地的花田、窯洞、鄉村等相關旅游資源,挖掘鄉土文化特色,以“農業+”為本項目核心發展理念,以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親子農業品牌為方向,以油用牡丹種植基地為依托,以“農旅雙鏈發展”為核心支撐,優化項目地資源配置,將項目地打造成集鄉村休閑娛樂、鄉土文化體驗、樂活親子農業、油用牡丹科普研學等于一體的隴東牡丹樂園。
三、形象定位
隴東空中花園,絲路靚麗仙葩
四、空間布局
綜合服務中心
花海漫游帶
親子農樂區
五、精品項目
1、牡丹廣場
廣場前平面鋪裝為一朵盛開的牡丹,與園區內牡丹相照應,中間設置噴泉,使景區更顯活力。
2、景區大門
設計思路:采用簡易結構支撐體系施工成本較低,提取黃土高原層疊地形稍加變形成為整體支撐的右半部分,左半部分支撐結構取自牡丹優美的線條輪廓,中間部分采用牡丹形狀鏤空裝飾和點綴,輔以傳統飾品,體現牡丹之優雅。
方案一
方案二
3、觀光塔
設計思路:采用流暢的線條做成這種網狀構筑物,一方面形成該區域的標志物讓人眼前一亮,另一方面,順暢的線條展現了牡丹和其他植物旺盛的生命力。再者,采用這樣的造型也保證了人們有更大的觀景視野和角度。
4、詩詞長廊
設計思路:牡丹詩詞賞析,將歷朝歷代牡丹有關的詩詞名句刻在木質竹簡上,放在道路中間,如:可以采用木質材料,修建一個以篆書“文”字為原型的長廊,在其中設置相關展覽,表現形式豐富多樣,使游客在觀光游覽的同時感受濃郁的文化氛圍。
5、花心氣泡
設計思路:在花海設置若干個氣泡酒店,它們晶瑩剔透,在花海中就像寶石一樣同花海相映成趣;夜晚在氣泡中游客可以喝咖啡、品牡丹花茶、賞牡丹花燈、觀滿天繁星,感受大自然的寧靜,達到休閑放松的目的。
6、那年時光
改造思路:目前的所有窯洞都已經荒廢,選取其中5~10個進行改造,作為文化展示和特色餐飲、住宿體驗場所,游客可以在窯洞中租住、享受當地的特色美食,體驗原汁原味的鄉居生活。
改造前
改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