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背景
葫蘆山莊創建于2001年的城郊型餐飲住宿點,當年曾轟動一時,但隨著市場風向的轉變以及競爭的加劇,表現出了發展的不確定性和滯后性。這個景區的老板是當地一家知名的房地產企業,作為一個建筑商起家的老板,他的思路比較偏重于造房子搞建筑。很多地方是拆了建、建了拆,缺乏長遠性和計劃性。通過反反復復地試驗,老板意識到光靠自己折騰無法擺脫景區的困境,在葫蘆島市旅游局的引薦下,他找到我們,要求合作。
可以說,這個項目做得非常的辛苦。不僅要把本子做好,還要溝通好,做好說服老板的工作。老板非常的勤奮、非常的兢業,但他對旅游業缺乏了解。通過我們的規劃,老板接受了很多的思想,并馬上落實到了行動中(企業的執行力是不過夜的,跟企業做項目必須玩真格的),規劃之后,景區:
二、景區的主要問題
判斷這個景區的主要問題是:主題定位不清晰、旅游身份不明、旅游要素不完善。
1、主題定位不清晰
鮮明的總體定位是景區規劃和建設的靈魂。葫蘆山莊經歷了五年的建設,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和多樣的功能。但景區的建設從一開始就缺乏一個總體定位,即對發展欠缺長遠的考慮,當然這與階段有關系,景區的很多項目對即時市場需求都有敏感反映,也帶來了一定的效益。但項目的建設沒有圍繞總體的區塊發展定位,結果造成了項目的短效和缺乏持續性,也對整體區塊的發展沒有幫助。所以旅游區的功能雜亂,主體功能無法識別,從而缺乏可持續性。
2、旅游身份不明
景區建設初期,致力于打造餐飲住宿區,并且建筑風格也明確的表達為東北傳統建筑形式,應該說從單體建筑來說做得還是比較成功的。景區莊也陸續建成了遼西民俗村、農業觀光園區、游樂園等。但總體看來,景區還不能稱為真正的旅游區,一方面,景區作為旅游區的身份不明確,主體功能不清晰;另一方面,景區的各項功能的不完善,無法滿足的游客的綜合要求。
3、旅游服務要素不完善
從“吃、住、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看來,葫蘆山莊的各項要素基本都具備,但通過對景區各項要素內部以及要素之間的聯系進行具體分析, “吃、住”特色不夠鮮明;“行”不夠便捷;“游”不夠精美;“購”不成規模;“娛”基本上沒有設施。要素的串聯需要更多的補充,如餐飲、住宿各自為政,配套娛樂設施缺乏等,要素之間的相互配套較差。
三、應對未來幾年的機遇
1、城市發展重心將向濱海一線偏移,城市功能要素將呈現顯著的向海集結
2、遼西諸城對品牌生活區的呼喚
3、城市要素集結與功能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