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山區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
1、連山區鄉村旅游發展現狀
。1)鄉村旅游資源豐富。連山西部鄉鎮生態環境優美,果業、設施農業比較發達,宗教文化資源豐富,這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如白馬石、新臺門、山神廟是冷棚作物生產基地,楊郊是設施果業生產基地,寺兒堡是草莓生產基地,沙河營是梨果之鄉。
。2)交通路網完善。連山區西部鄉鎮國道、省道、縣鄉道路交通縱橫,近年來政府加大鄉村旅游景點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逐步改善了鄉村旅游吃、住、娛、購等服務條件,延長了產業鏈條,增強了發展后勁。
。3)產業規模壯大。隨著國家、省市鄉村旅游業的升溫和快速發展,連山區的鄉村旅游業也有了較快的發展,全區鄉村接待總量呈逐年增長趨勢。目前,全區培育和發展了各種類型的農家樂、莊園、果園、山莊近50多家,依托靈山風景名勝區、虹螺山、圣水寺等主要景區點的鄉村旅游接待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農家樂的蓬勃發展,促進了當地農牧民的增收致富,為鄉村旅游業注入了強大活力。
2、連山區鄉村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
。1)重“開發”輕“規劃”。雖然編制了全區旅游發展規劃,但缺乏鄉村旅游景區景點開發建設的詳細規劃,開發建設項目多數以投資業主個人主觀意見為決策,導致景區景點功能布局不盡合理、主題不夠突出、配套功能不全等問題。
。2)重“產品”輕“精品”。由于資金投入不足、部分業主和經營管理人員從事鄉村旅游的經驗不足,經濟實力不強,打造鄉村旅游產品質量不高,交通、餐飲、娛樂、住宿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存在“有產品缺精品”的現象,很難吸引異地游客二次消費和重復消費,影響綜合效益的提高。
。3)重“開發”輕“營銷”。部分鄉村旅游景區景點只注重開發建設,但忽視宣傳營銷,既沒有在主流媒體推介宣傳,也沒有在主要交通道路設置醒目的戶外宣傳廣告,更缺乏參與旅游整體宣傳促銷意識或區域旅游企業宣傳互助活動,營銷意識淡薄,主動出擊不足。
。4)重“景觀”輕“文化”。部分鄉村旅游開發業主只注重景區內相關景點建設,僅滿足游客“視覺”需求,但對該景區的文化內涵輕于挖掘,滿足不了游客希望通過游覽了解相關知識的“聽覺”文化需要。
。5)重“游覽”輕“體驗”。在游覽項目的設計和布局上,缺乏對游客參與性、體驗性、趣味性項目的設置和建設,游覽的“興奮點”不足、“刺激性”高,造成游客容易產生“旅游疲勞”現象,也降低了游客再次游覽的積極性。
。6)重“發展”輕“人才”。鄉村旅游景點管理人才短缺,水平參差不齊,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經營人才,致使服務不規范、不到位,標準不統一。
二、抓鄉村出效益
鄉村旅游是最佳的富民工程
鄉村是連山旅游近期重點和新的突破點。鄉村旅游投入相對較小,效益顯而易見,能夠迅速帶動周邊村民致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富民工程。連山的鄉村旅游資源豐富,合理開發后將會極大完善連山旅游產業的布局,促進其全面發展。
現在全國各地凡是旅游業發展的好的地方,跟旅游沾邊地區的農民都富裕了。連山具有發展鄉村旅游的極佳條件,首先是生態資源條件,其次是區位交通條件,再次是葫蘆島的中心城市條件。連山西部山區生態環境優良,旅游資源豐富,發展鄉村旅游有了根基和依托。區位交通和葫蘆島中心城市解決了鄉村旅游的市場問題。
鄉村旅游的特點是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市制宜,F在基本形成了六種基本模式:一是農家樂,是普遍模式。二是高科技農業觀光園,許多城市周邊都已經建立,產業交融形成了良好的效益。三是農業新村的開發,全國也有了一批典型。四是古村落的利用,形成了熱點。五是農業的絕景和勝景,如云陽梯田等。六是與景區兼容,依托景區,謀求新格局。
此外,還有三種延伸模式。一是觀賞農業、采摘林業,追求新鮮的收獲體驗,家庭化方式。二是休閑漁業、體驗牧業,強化差異性,挑戰性強,競賽化趣味。三是農村房地產,構造主題村,形成休閑房產,景觀地產;生態房產;田園地產;文化房產,;主題地產;酒店房產,核心地產。
連山鄉村旅游發展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農家樂,這是對應大眾的。第二個階段是鄉村酒店,比如全國最早搞農家樂的是成都郫縣,現在已經有了15個鄉村酒店,鄉村酒店是對應中端消費的。第三個階段就是鄉村俱樂部,鄉村俱樂部是貴族概念,對應高端市場。連山鄉村旅游三個階段也可以融合形成三個層次的鄉村旅游發展,最終構造一個鄉村目的地的總體形象。
三、連山區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規劃
整合西部山區鄉村旅游集群形成統一大品牌。連山的西部生態環境優美,旅游資源豐富,鄉村旅游發展有很好的環境依托和景區依托,已經沿線形成了鄉村旅游萌芽,不過目前品質還不高,但布點較多,有潛力整合升級成鄉村旅游的升級版本。有必要在統一的品牌包裝下,把連山的鄉村旅游升級,形成“一村一品”、“一鎮多點”的格局。
整體的規劃思路為:重點針對遼西城鎮群推廣“綠海甜園、都市庭院”農家樂品牌,由單純的餐飲住宿向融入當地文化的體驗式鄉村旅游升級,由單純的餐飲住宿收入向接待服務、衍生產品收益、品牌輸出收益等綜合型盈利方式轉型。將連山農家樂整體打包升級,在“綠海甜園、都市庭院”品牌統領下,整體宣傳,統一形象將“綠海甜園、都市庭院”作為連山農家樂的特指品牌,并推廣該品牌。設計衍生產品,鼓勵農家樂特色產品品牌輸出。力創國家級鄉村旅游示范區。
【資源條件】
連山西部鄉鎮生態環境優美,果業、設施農業比較發達,宗教文化資源豐富,這為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如白馬石、新臺門、山神廟是冷棚作物生產基地,楊郊是設施果業生產基地,寺兒堡是草莓生產基地,沙河營是梨果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