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況
地理區位:上莊鎮位于海淀區西北部,海淀新區的北部,距海淀區中心17公里,距市區西直門24公里,屬于城市周邊型城鎮。鎮域面積38.5平方公里。處于北京旅游發展的第二圈層——近郊平原康體娛樂旅游圈內;海淀區北部新區將發展的兩條旅游帶之一“南沙河休閑旅游發展帶(稻香湖風景旅游區)”的東段;屬于北部規劃定位的上莊組團。
上莊濱水休閑旅游帶區位圖
本次規劃的上莊濱水休閑旅游帶,即上莊鎮三大產業發展格局中的南沙河濱水休閑旅游產業發展帶,要以上莊水庫和南沙河流域為背景,主要依托翠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翠湖旅游觀光農業園、假日農場、納蘭文化遺址和納蘭園、翠湖別墅二期建設區、曹氏風箏傳統文化產業開發、京西貢米文化園等一系列重點項目,大力發展以水為脈的旅游文化休閑產業。
二、主要問題
1、擁有城市濕地公園的國家級品牌,卻沒有旅游目的地的身份
2、以“水”為媒,卻沒做出水樣文章
3、有旅游產業項目,卻沒有產業收益
三、價值塑造與總體定位
五大價值塑造上莊:綜合考察濱水休閑帶發展的現實困境、發展機遇以及度假休閑旅游發展的特點,實施資源與產品、產品與市場的兩大對接,導入文化觀光、生態休閑、養生度假、時尚生活、鄉村休閑五大價值元素,塑造上莊休閑度假品牌。
總體定位:以濕地為基礎,以水域景觀、水域休閑、水域時尚、水域度假為產品開發方向,打造成為融合觀光、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目的地。
按照這個定位進行開發,那么這個地區將成為一個以水鄉濕地生態旅游和高品位的度假村落(傳統的和現代的)為基礎,以特色濱水休閑活動為補充,具有獨特風格和市場定位的國際一流旅游度假區。
四、空間布局
“一軸、兩翼、六園區”
“一軸”——“濱河路濱水休閑景觀軸”,重在營造鮮明的濱水與文化休閑氛圍;“兩翼”——西為“濱水生態之翼”、東為“度假休閑之翼”,重在以各自板塊主要資源為特色,規劃該區“兩翼齊飛”的旅游產業格局;“六園區”――稻香湖景酒店區、翠湖濕地公園區、納蘭文化旅游產業園區、京西貢米文化旅游產業園區、中國曹氏風箏文化旅游產業園區、聯合國和諧假日農莊休閑區,重在塑造六個個性化的文化旅游項目集聚區。
上莊濱水休閑旅游帶空間布局圖
五、核心項目
(一)“濱河路”濱水休閑景觀軸
“一軸”是以南沙河濱水帶為背景的濱河路濱水休閑景觀軸。該軸以濱河路休閑綠化帶、景觀廁所、空中觀景廊道等為基礎環境依托,營造生態宜人的濱水走廊;以濕地文化、納蘭文化、曹氏風箏文化、京西貢米文化等元素為文化環境依托,營造個性文化濃郁的河岸靚麗走廊。
“一軸”景觀示意圖
(二)納蘭史跡陳列館區
在現代傳媒的深刻影響下,大眾對文學類文化作品的欣賞,已經遠不限于傳統單一的陳列館形式。即使是陳列館,在陳列方式及配套上,也創新不斷?萍寂c人文的結合、傳統與現代的交匯在以創意為關鍵的文化旅游領域層出。所以作為納蘭文化產業園區文化核心的新“納蘭史跡陳列館”,是重樹納蘭文化大旗的開端之作。
納蘭史跡陳列館概念圖
(三)水稻科普展覽館
建設意義:通過應用現代科技設備,展示有關世界各地水稻的生長環境和農業科技應用、水稻的生長過程研究等,為游客提供一個學習科普知識的平臺。
展示內容:包括世界各國水稻標本及相關介紹、世界水稻科學研究成果(如轉基因水稻)、袁隆平水稻研究介紹、水稻生長過程模擬、自然教室——水稻細胞觀察實驗室(顯微鏡設備、大屏幕視頻放映——水稻的結構和生長)等部分。配以導游員講解和部分視頻講解系統,為游客提供一個生動的科普知識學習課堂。(旅游規劃,旅游策劃,休閑農業規劃,生態農林設計,特色農業村規劃)
水稻科普展覽館
(四)鄉村酒吧街區
鄉村酒吧單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