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地處寧夏平原中南部,位于青銅峽市南端的青銅峽鎮域,西南毗鄰青銅峽黃河鳥島濕地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東南部地近宗教勝地牛首山寺廟群,東為峽門灘區域和青銅峽谷,黃河從園區穿行,北至109國道,西以堿溝為界,距銀川市80km。園區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為旅游區的開發和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基地和發展背景。
一、項目現狀分析
項目所在地自然形成了低山丘陵,緩坡沙地和黃河沖積平原三大地貌單元,氣候條件獨特,特別適宜農作物和瓜果生長,具有發展糧油、林牧、水產、果蔬的優勢。區域內風能資源豐富,太陽能也具有優勢,適宜大力開發,可形成清潔能源集成優勢。該區具有揚黃灌溉條件,是發展生態經濟林和生態牧業區的較佳區域。金沙灣旅游目的地與青銅峽旅游區、青銅峽水庫濕地自然保護區、牛首山宗教文化區毗鄰,且處在三大關聯區域中心位置,擁有陸上、水上和山上旅游線,可進出性佳,發展潛力大。
總體而言,本項目以金沙灣示范園為核心,以青銅峽旅游區、青銅峽水庫濕地自然保護區、牛首山宗教文化旅游區為關聯,緊密聚合成新型旅游目的地系統,作為山岳、丘陵、沙漠、戈壁、黃河、湖泊、濕地、峽谷、森林、島嶼近距離相集聚之區,又有古老的農業灌溉系統,現代水利樞紐工程、回族自治區中濃郁的佛道宗教文化,以及在世界上蔚為奇觀的108塔宗教建筑群,彰顯了生態多樣、景觀豐富、古今相融、文化多元、民族和諧,社會安定,人文祥和的氛圍,為發展深度旅游創造了優良基礎。
綜合現狀圖
二、項目發展定位
(一)目標定位
塞上江南,神奇寧夏
(二)功能定位
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利用金沙灣綜合農業科技示范功能,展示節水農業文化、中華水文化、西夏文化及回鄉民族風情,形成以農業觀光、休閑度假、修學旅游、商務會議、生態教育與體育健身等綜合性旅游目的地。
(三)總體形象定位
塞上新江南,樂活金沙灣
青峽銅壁鎮黃龍,金沙灣里江南風
三、項目總體規劃設計
(一)總體空間布局
一軸串三核、四線連多點
一條景區主軸:起始于門景區,止于金沙湖和黃河之岸,串聯園區內各個主要功能板塊
三個功能核:門景接待核、文化體驗核、休閑娛樂核
四條結構軸:教育文化軸、體驗文化軸、樂活農莊軸、娛樂參與軸
多節點:分布于園區各分區內部,包括各種娛樂設施、教育設施、參與體驗場地等節點是園區形成有機整體的主要支撐
(二)功能分區
劃分的功能區包括:門景及公務區、節水-生態-設施-有機農業園、中華水文化園、金沙湖游憩區、塞上新江南及游艇俱樂部、賀蘭山余脈戶外運動區、黃河新鳥島生態區、高爾夫—財富論壇休閑度假區。前六區在黃河之北,后兩區在黃河之南。
功能分區結構圖
(三)項目布局
(四)游賞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