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項目背景
一、區位條件
龍門口村位于齋堂鎮北部深山區,北倚龍門口山,南距齋堂鎮19公里,是齋堂鎮北部最為偏遠的山區村莊,村域面積25.98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714畝,退耕還林300畝。倚靠的龍門口山屬卓羅文化時代以前生成的古老山脈,山高峽深,山、石、森林、溝谷雄偉多姿,自然風光綺麗。龍門口村域內生態資源良好,村莊外是天然的動、植物園,有各式的植物數百種,野生動物百余種。最為稱奇的是龍門口村有著豐富的自然景觀,是“齋堂鎮沿河城觀光休閑旅游溝域”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自然環境條件
龍門口村位于齋堂鎮北部深山區內,村里有大面積的田地和林地,整體生態環境優良。龍門口村屬中緯度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干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爽濕潤,冬季寒冷干燥。西部山區與東部平原氣候呈明顯差異。齋堂鎮龍門口村一帶年平均氣溫10.2℃。氣候總體溫潤,冬季易受北方寒潮侵襲,天氣轉冷出現降雪,別有一番景色。
三、旅游資源條件
龍門口村所處的龍門口山屬卓羅文化時代以前生成的古老山脈,村中原有古村現已成為影視拍攝基地,形成了古村與新村共榮之景。
村中有大面積采摘園、植物大棚、動物養殖基地等休閑經濟作物。山巒環村,臨海富足,歷史悠遠的山村經歷幾百年風雨依然屹立,歲月的滄桑洗禮著山村,加之完整的生態保護,村外村內處處休閑,是絕佳的鄉村旅游休閑勝地。
四、規劃任務
本規劃是一個產業發展的提升規劃、一個旅游帶動的系統規劃、一個村莊改造的建設規劃,具體來說:
1、是承區委區政府及相關部門關于村莊產業發展思路的提升規劃。
提升規劃體現在:高層次、高起點、高目標
2、是立足于整合龍門口村旅游資源推動村莊特色發展的系統規劃。
系統規劃體現在:系統性、整合性、統一性
3、是為龍門口新型社會主義新農村整體完善的建設規劃
建設規劃體現在:全局性、近期性、實操性
旅游規劃定位
一、總體定位
以田園風光、鄉村民俗為背景,以紅色文化為主導,以旅游業態、影視文化業態和綠色產業為引擎 ,以休閑旅游為主導功能,兼具生態觀光、運動、康體、影視基地、娛樂、科普于一體的鄉村生態旅游度假區。打造:
集觀光、體驗、運動、休閑度假為一體,以紅色文化為核心的北京紅色經典休閑體驗特色村。
二、形象定位
龍門客棧、紅色記憶
三、產業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