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園成立于1999年6月,是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國家4A級景區。它是集示范試驗、展覽展示、科技推廣、人才培訓為一身的農業高科技園區,F有蔬菜高新技術創新園、農業博士創業園、蔬菜標準化生產示范區、新產品實驗示范區、現代化設施實驗示范區、智能化信息管理中心、蔬菜高新技術培訓中心、展示交流中心、現代化生物工程種苗中心和蔬菜保鮮加工銷售中心等八個功能區。
一、發展歷程
1999年1月開始籌劃,5月2日奠基,6月14日全面動工,截止目前已投資116億元,建成了核心區1萬畝,示范區215萬畝,輻射區35萬畝的發展規模,初步形成了生物工程種苗開發、蔬菜標準化生產、蔬菜加工銷售、科技培訓及會展信息服務等綜合功能的農業科技園區,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被批準成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試點單位、山東省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建設單位、山東省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蔬菜工廠化育苗中心、山東農業大學博士生實踐基地、山東省無農藥殘毒放心菜生產基地。
2001年,壽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園建設了壽光國際會展中心,成為第二屆蔬菜博覽會的主會場。自2003年第四屆菜博會開始,壽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園所在的主展區6個展廳,除展示先進栽培模式和實用技術之外,富有創意地將蔬菜與景觀結合,將科技與文化結合,向農業觀光旅游跨出了一大步。此后,每屆菜博會都會推出大量蔬菜創意景觀,用生鮮果菜營造的小橋流水、亭臺樓榭、綠色宮殿等田園風情的景觀,向各方游客盡展“蔬菜大觀園”的風姿。2005年第六屆菜博會,參觀人數首次超過百萬,達到106萬人次;2007年第八屆菜博會,農業觀光迅速發展,參觀人數達146萬人次,本屆開始,菜博會納入山東省觀光旅游著名景點;2008年第九屆菜博會參觀人數創出新高,達到152萬人次。
二、壽光高科技蔬菜示范園功能定位及項目設置
(一)功能定位
建設壽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園,通過引進推廣蔬菜優良品種,綜合組裝運用國內外農業高新技術,圍繞名優蔬菜和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無土栽培技術、節水灌溉技術、工廠化育苗技術、標準化生產技術、現代高效持續農業模式開發、農業現代化管理信息系統等進行示范,建成集產品生產、技術開發、試驗示范、培訓交流、推廣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基地———即“萬國菜園”。
(二)項目設置:
俯瞰全景的觀景臺:一覽整個園區建設及規劃情況;
游客接待中心:觀看介紹園區全面情況的錄像片;
自動化播種車間:高科技農業播種技術;
智能化育苗溫室:感受高科技蔬菜育苗魅力;
多種種植模式展示廳:觀看現代農業的多種種植模式,如水培、沙培、有機質栽培等;
園藝種植展示廳:農家小院、菜園、盆栽菜等;
會展中心:介紹菜博會內容;
冬暖式大棚區:介紹蔬菜種植模式及產量效益等;
蔬菜加工包裝區:介紹蔬菜加工知識;
組培中心:尖端農業展示;
中華牡丹園:介紹總體規劃及建設內容;
彌河民俗觀光帶:介紹總體規劃及建設內容。
三、壽光園區蔬菜產業生態系統的運作模式
“產業生態”是一種觀察企業與企業及企業與環境間互動關系,并且探索其發展軌跡的方法;而“高科技產業”則是我們探索、觀察、驗證的對象。
(一)產業內企業之間的此消彼長推動產業生態變化
壽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園實行企業化運作,從建園開始就以壽光蔬菜產業集團、壽光建筑公司、壽光國有資產運行公司共同作為發起人,注冊成立了山東壽光歐亞特菜有限公司,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運作機制,在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引進等方面形成橫向發展,縱向帶動,已遍及周邊14個鄉鎮、56個村,以優質產品贏得了市場信譽。
(二)園區的成立,為催生人力資源提供了適宜的環境
壽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園區通過設立博士創業園,為其提供土地、配套資金,招引國內外博士和高級技術人員入園創業發展,獨立開展研究、開發、經營,利用生物技術等高新技術選育蔬菜、花卉、苗木新品種,進行農業高新技術開發性研究。
(三)園區為技術支撐產業發揮提供了操作平臺
蔬菜高科技示范園的技術支撐主要從蔬菜標準化生產、蔬菜新品種試驗和蔬菜現代化設施試驗及智能化信息管理、高新技術培訓、現代化生物組培和蔬菜保鮮加工等方面來體現。
(四)園區的出現拉動了蔬菜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壽光蔬菜產業先從產品的銷路著手,依靠壽光蔬菜的無形資產優勢,成立了大型的蔬菜批發市場,找到符合壽光蔬菜產業品牌生態位,并建立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蔬菜加工和銷售企業。當市場占有率達到一定規模后,創建蔬菜優質種苗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園,培育或引進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生態經濟效益的優良蔬菜品種。
(五)園區的發展以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資為生命線
壽光蔬菜高科技示范園建立以政府投入為引導,多種形式并存的投資機制。市財政每年投入示范園區建設專項資金不少于1000萬元,農業發展基金、農業綜合開發、科技三項經費等向示范園區重點傾斜;采取優惠政策,鼓勵農民和大中型企業進入示范園區投資開發;園區創建了外商投資園,鼓勵國外蔬菜種業、加工、園藝設施企業獨資建設和經營管理。
(六)企業群聚構成了園區的特有景觀
蔬菜高科技示范園吸納國際知名的蔬菜種業集團進入園區,創辦良種示范基地,由于企業群集,彼此競爭的企業相互支援性也高,對外界的回應也快,企業之間互相學習的效率高,加速了彼此能力的成長。這就形成了所謂的“綠洲效應”。
四、發展專業特色型高新農業科技園的啟示與對策
圖17
(一)現代高新技術改造是重要途徑
發展專業特色型高新農業科技園是運用現代高新技術改造我國傳統農業的一個重要途徑,并且對發展我國特色型高科技農業,提高農業技術進步貢獻率和農產品科技含量以及盡快實現我國農業與國際接軌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企業文化和分配制度變革是重要手段
園區及基地建設在運行中面向國際市場,發展高科技農業的指導思想也代表了我國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的重要發展方向。以農業科技園為載體,大力引進、轉化并輻射科學技術,應是將高新技術嫁接和滲透到傳統農業經營體系中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的一種有效手段。同時,這對增加農產品的品質、附加值和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等均是十分有利的。
(三)傳統制度的改革創新是基本原則
園區在發展規;a時,積極推進土地流轉制度改革,打破過去過于零散的土地承包經營方式,對基地蔬菜實行連片大面積經營開發,有計劃的建立蔬菜生產專業基地。注重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發展規模生產,形成蔬菜專業鄉鎮、專業村,并且逐步改變傳統的由政府直接管理農業科技園的運行模式。示范園成立了以基地為主體的山東壽光歐亞特菜有限公司,健全了公司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經營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