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基礎條件分析
1、區位條件
北街村位于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寺前鎮,距離縣城21公里,距離渭南市102公里,距離西安市155公里。寺前鎮位于澄城、大荔、合陽三縣交界之處,108國道及西韓鐵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歷來是澄城東南重鎮。
2、交通區位
項目地位于關中城市群、大西安都市圈,擁有公路、鐵路、航空立體交通網絡格局,可進入性高!
項目地境內交通便利,西禹高速公路、西韓鐵路穿境而過,108國道橫穿東西,大黃公路貫通南北。距離西安市咸陽機場169公里,2個小時路程。
3、旅游區位
宏觀上,北街村處于陜西省“一核、二軸、五板塊”旅游空間結構中的“關中歷史文化遺產板塊”,位于大西安旅游圈,緊鄰大陜北旅游圈與陜晉豫黃河金三角,受周邊區域旅游圈的輻射作用強。
中觀上,項目地距離渭南市“山(華山)、河(黃河濕地)、城(韓城)、陵(唐陵)”旅游產品體系中的黃河與華山較近。距離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司馬遷故鄉的韓城市76公里。
微觀上,項目地處于致力于打造旅游文化名片的澄城縣。澄城縣高標準規劃建設景區,以堯頭窯為中心,以龍首壩、壺梯山、博物館等十大景點為支撐的80公里旅游環線初步形成,堯頭窯文化旅游生態園區、良周秦漢宮景區躋身國家AAAA級、AAA級旅游景區,永內、樊家川等6個鄉村旅游點初具規模,2015全年接待游客112萬人次。
地理位置和交通優勢為項目地旅游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而旅游區位優勢成為開辟旅游市場的重要條件。
4、產業基礎
北街村主要以農業為主,目前有4000多畝桃園及其他果園、蔬菜園等。北街村主要農產品有蓮藕,生姜,大白菜,黃豆,綠蘋果,四季豆等,主打有機、綠色、天然無公害等特色。
5、產業基礎
北街村主要以農業為主,目前有4000多畝桃園及其他果園、蔬菜園等。北街村主要農產品有蓮藕,生姜,大白菜,黃豆,綠蘋果,四季豆等,主打有機、綠色、天然無公害等特色。
二、項目發展思路——產業帶動美麗鄉村建設
美麗鄉村建設要“鄉村美、農民富”,鄉村美方面,寺前鎮積極推動衛生環境整治及街道亮化工作_產業方面,寺前鎮北街村確定的“黨支部+扶貧單位+生態果園合作社+農資超市+電商平臺+專業公司+貧困戶”的七位一體產業發展模式。北街村在發展農業的基礎上,通過“旅游+”,延伸產業鏈,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為此,北街村制定了“村寨農業公園——美麗鄉村——太云古驛站”三步走的發展戰略。近期,北街村委托我院制定了北街村總體規劃及桃園農業園修建性詳細規劃。
三、總體定位
以千畝桃海為依托,挖掘當地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內涵,以鄉村休閑度假為開發重點,以桃文化旅游為特色吸引,面向大西安旅游券乃至全國市場,打造集生態旅游、農業旅游、科普旅游、親子旅游、休閑度假、戶外運動等于一體的鄉村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四、空間布局
一軸兩帶四片區
一軸:
108國道交通軸
兩帶:
寺前古鎮商業帶
太云桃源休閑帶
四片區:
寺前綜合服務區
古驛文化體驗區
桃源人家鄉居區
田園樂活休閑區
五、重點項目
(1)108國道交通軸
策劃思路:108國道是寺前鎮的主要出入交通,一方面要拓寬道路,增加綠籬,分離車行道與游步道,保證游客安全_另一方面,要在國道上對寺前進行宣傳及交通引導,設置交通指示牌及寺前桃花源主題景觀等。國道兩側綠化景觀以桃樹為主,展現特色。
主要功能:形象展示、交通集散、交通引導
(2)古驛文化體驗區
策劃思路:寺前鎮歷史悠久,有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民間工藝及各類民間小吃,極具吸引力。保護村內現有文物古跡,進行合理開發利用。規劃依托村內旅游資源,發展文化體驗旅游項目。
主要功能:歷史文化體驗、民俗文化體驗、特色餐飲、鄉土文化體驗、休閑娛樂
項目策劃:
老糧倉美食街——將現有糧倉進行改造,打造成能體現寺前鎮古驛文化的美食街區。
古驛精舍——定位為中高端市場群體,他們追求舒適與私密。將糧倉東側的廢棄院落改造成獨院民居,配備庭院景觀設計。精舍的外表古樸,但內部裝飾精致,提供高品質的生活設施,讓游客能在文化體驗時感受一份愜意?梢栽谕ピ猴嫴、品酒、插花等。
太云廣場——在寺前鎮東側建設古鎮東城門,城門前建設太云廣場。廣場主要用于人流集散及舉辦各類旅游節慶活動。太云廣場不僅是游客、也是村民夜間游樂的主要場所。
(3)遇見桃源
策劃思路:將景觀大道的西側空地綠化,東側溝谷則做成一條水系。充分利用地形,有跌水也有緩溪,同時播放輕音樂,讓游客的腳步自然的慢下來。溪水邊上每隔15-20米則放置一個趣味景觀小品,供游客拍照體驗,新奇探索。
(4)太云戲樓
策劃思路:以北京老舍茶館為案例借鑒,設計寺前鎮的“太云戲樓”,戲樓外部裝飾極具當地民俗風情,內部一層為餐飲,二層為喝茶看戲聽秦腔的地方?梢孕蕾p到秦腔、戲劇名流的精彩表演,同時品用名茶和應季當地風味小吃。